1、专业沿革
摄影专业2004年正式开始招生,该专业在传统摄影的基础上,增加了融合新科技、新艺术、新传媒等学科领域的课程,以适应新时代摄影艺术发展的需求。2007年数字化影像创意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成为广东省教育厅备案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2014年开展省级重点提升平台建设项目“数字影像与数字工业工程中心”,2020年获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摄影专业,历来重视实践教学,着眼于数字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课程与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跨领域的影像艺术专业人才。目前办学地点为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
2、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摄影艺术、当代影像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平面广告、艺术设计、传媒广告、网络多媒体、网络游戏、工业产品行业和摄影摄像等行业从事设计与制作,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跨领域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与较强的创新精神,多能一专,能够胜任现代摄影和数码艺术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本专业培养具备摄影艺术、当代影像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平面广告、艺术设计、传媒广告、网络多媒体、网络游戏、工业产品行业和摄影摄像等行业从事设计与制作,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跨领域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
4、培养规格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基本知识:具有广泛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知识;
2、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摄影与数码与数码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全面的人文素养和现代设计观念,艺术修养丰厚、知识结构完整,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一定摄影、影像、数码、编剪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设计修养和审美品位。
3、认知能力:掌握摄影与数码艺术调研的基本方法,具有对于摄影与数码艺术进行认知和调研的能力;具备全面的人文素养和现代设计观念,艺术修养丰厚、知识结构完整,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一定摄影、影像、数码、编剪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设计修养和审美品位。
4、分析能力:掌握摄影与数码艺术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对摄影与数码艺术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5、创作能力: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摄影与数码艺术创作的能力,具有运用多种艺术语言与媒介表达摄影与数码艺术创作的能力;
6、基本素质:具有强列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艺术修养;
7、专业素质:了解摄影与数码艺术造型的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熟悉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管理能力;具备扎实的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基本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能一专,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创新精神。
8、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5、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包括:影像基础、摄影表达与方法、传统摄影、数字摄影与制作、光线分析与处理、摄影观念、多媒体影、动态影像基础、像移动影像与装置、摄影语言与综合表达、地域文化影像考察、专题创作、毕业创作与毕业创作报告书。
6、师资队伍
现有师资队伍毕业于国内外高等学府,专业涵盖数码摄影、数码艺术、跨媒体等诸多新兴的领域,紧跟摄影与数码艺术发展的新趋势。现有教师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专业结构与年龄梯队合理,并具有较强的行业经验和教学、艺术创作、科研能力。教学条件与实验室建设较为完备。
1、职称结构: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专业教师11人占比54.5%,讲师5人,中级职称占专业教师比例45.5%;
2、学历结构:博士学历6人,占专业教师比例54.5%,硕士学历5人,占45.5%
3、学源结构:广美3人,占27%;国内其他院校5人,占45.5%;海外留学3人,占27%;
4、学科结构:美术类1人,占9%,设计类3人,占27%,戏剧与影视类4人,占36%,跨学科综合类3人,占27%;
7、教学条件
现有场地1200平方左右,包括专业影棚、暗房、教学课室,教研组办公室、公共展厅(空间、户外、墙面)、公共交流空间、多功能会议室、设备库房等。具有摄影器材、灯光器材、静物拍摄台、各种摄影附件等齐全。
8、教学成果
摄影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创作的作品近年来分别入选全国美展、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红点奖、全国高校摄影优秀毕业作品年展、全球大学生人像摄影大赛、全国青年摄影大赛、全球大学生人像摄影大赛等国际知名设计赛事,并取得斐然的佳绩。